메인메뉴 바로가기본문으로 바로가기

2022 SPRING

“朝鲜流行音乐”的诞生

一种由传统国乐与流行乐结合而成的新音乐体裁——“朝鲜流行音乐”正在受到关注。这一音乐“变种”承载着对扩大韩国流行音乐外延的诸多期待,其出现并非在一夜之间。

2021年12月,作为全国巡演的其中一站,韩国中央东洋广播公司(JTBC)电视台国乐竞技节目《风流大将》(2021年9月至12月)在首尔奥林匹克公园举办音乐会,sEODo乐队在音乐会上表演。《风流大将》强调国乐与流行音乐的跨界融合,在向一般受众宣介传统音乐的韵味和魅力上功不可没。
© JTBC、ATTRAKT M

“国乐虽然是韩国人的音乐,却与韩国人相距甚远。”一位热爱音乐的小说家如是说。此言道出20世纪以后韩国传统音乐的真实情况。国乐是历经漫长岁月传承至今的全民族传统音乐,却曾一度因为不符合当下感受而濒临消亡。深深地印刻于人们心中的观念认为国乐是一种陈腐落伍的音乐。

这一成见阻碍了国乐的变化及发展,不过却起到了杠杆的作用,反倒推动了“朝鲜流行音乐”的兴起。被冷落多年的国乐突然披上别样的外衣重回公众视野,让人顿时感觉耳目一新。然而,这一现象并不是第一次。事实上,韩国传统音乐历经各个时代,每每推陈出新,不断发展变化。可以说,这份遗产终于扛过漫长的停滞期,在当今重放光彩。

 

2015年10月,四物农乐创始人金德洙和请拜传统艺术剧团在光化门艺术厅联袂演出。1978年,金德洙首创四物农乐这一表演形式,将传统农乐演奏推向艺术舞台,曾在韩国及海外举办多场演出并激起了极大反响。请拜传统艺术剧团在过去20多年间一直以传统戏剧为基础进行音乐创作。
© 四物农乐Hanullim(社会团体法人)

支持是为了保护
20世纪后半期,政府的保护及支持政策成为事关传统音乐生死存亡的关键。正是得益于保护,才能以此为基础衍生创作出新的音乐。自古以来,任何一个国家或者社会的传统音乐都难敌时代变迁。韩国传统音乐的沉沦又何止一两次。1910年至1945年日本殖民统治时期,国乐勉强延续命脉。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包括传统音乐家在内,国乐在各个方面遭到了严重破坏。停战之后,国家陷入政治混乱和经济困顿之中,没有余力去关心和扶植传统音乐。1960年之后,以工业化及城市化为表征的现代化风起云涌,传统音乐因被归类为“前现代艺术”而逐渐被人遗忘。

尽管危机不断,但保护传统音乐的努力却一直在默默地延续着。“李王职雅乐部”在日本殖民统治时期就起到了引领作用。朝鲜王朝被强行剥夺国家主权,降格为“李王家”,宫廷仪礼音乐随之衰落甚至濒临废除。在这种情况下,“李王职雅乐部”招募学生,向他们传授技艺,艰难地延续了宫廷音乐的命脉。半岛光复、韩国建国之后不久,朝鲜战争爆发,国立国乐院在临时首都——釜山成立,在搜集整理国乐资料和聚拢因战乱而四散的音乐家方面发挥了核心作用。1953年停战后,国立国乐院搬到首尔继续发展。时至今日,作为保护传统音乐并全面支持应用传统音乐进行创作的机构,国立国乐院依然扮演着中流砥柱的角色。

韩国政府于1962年颁布的《文化遗产保护法》也功不可没。依据该法律,“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制度得以正式实施。这一制度的宗旨在于将重要传统文化艺术指定为保护对象,支持那些不断研磨相关技艺且具备传承能力的人才,并授予其“传承人”或“结业练习生”资格。在传统音乐领域,宗庙祭礼乐、传统声乐、盘索里、大笒散调、京畿民谣等艺术种类大都已被指定为文化遗产。最有趣的一个现象是,在近年来勇于开创国乐新体裁并备受瞩目的演奏者中,有不少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结业练习生。比如,黑弦乐队成员许胤晶是玄鹤琴散调结业练习生,战必爱乐队成员李逸雨是笛子正乐及“大吹打”结业练习生,李捺治乐队成员安二镐是盘索里结业练习生,盘索里歌者李熙文则是京畿民谣结业练习生。

2020年9月,鲸鱼啊乐队为庆祝首秀10周年在九里艺术厅举行“拍手舞曲”音乐会。成立于2010年的鲸鱼啊是国乐跨界乐队,在音乐结构上保留了传统乐器的特性,同时植入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多元化民族音乐及流行音乐,混搭成新国乐曲风。
© 九里文化财团

国乐初具规模
1959年首尔大学创建国乐系,此举意义深远——不但使国乐自此成为学术研究对象,而且开了将国乐纳入高等教育的先河,韩国各地的大学随之纷纷建立国乐系。尤其是上世纪70-80年代,国乐系科建设突飞猛进,加之更多毕业生进入社会,为国乐发展提供了源动力。

老一辈曾历经20世纪的历史剧变,亲眼目睹过传统音乐面临消亡的危机。年轻一代则不同,他们接受过大学教育,对国乐的认识超越了保护及传承的范畴,他们更加聚焦于如何赋予国乐新的感觉,使之更加贴近大众。由此,一些以传统音乐诸多元素为底蕴、符合时代特征的作品陆续问世。当时所说的“创作”范围相当宽泛,既包括以流传甚广的民谣或盘索里为素材谱写新曲,也包括对耳熟能详的西方古典乐曲进行改编后用国乐乐器进行演奏。

值得一提的是,上世纪70年代末“四物农乐”的出现划时代地拉近了国乐与大众之间的距离。
“四物农乐”是一种以传统农耕社会村民欢聚一堂时演奏的农乐节奏为基础,用鼓、长鼓、小锣和大锣四种打击乐器进行合奏的欢快喜庆的音乐形式。年轻的国乐人汲取“四物农乐”的特点与元素,推出让大众心情愉悦的演出,深受好评的同时也为长久以来遭受冷遇的传统音乐注入了新鲜活力。

国乐的转型
上世纪80年代,流行音乐强势崛起,民谣风歌曲应运而生。这类歌曲借用国乐的节奏或韵律创作而成,通俗易唱,被称为“国乐歌谣”。这一音乐体裁逐渐发展成为流行音乐的一股潮流,也为扩大国乐受众人群作出了贡献。除此之外,上世纪90年代还出现了国乐乐器与西洋乐器合奏的形式,为“融合国乐”的兴起提供了助动力。

另一方面,以1988年汉城奥运会为节点的全球化浪潮成为又一契机。随着市场的开放和新贸易秩序的建立,西方文化进入大多数韩国人的日常生活,人们的视野得到拓展,开始重新审视韩国文化。在这种社会氛围之中,裴一湖推出呼吁热爱并购买国产农产品的歌曲《身土不二》(1993),引发了极高的热度。同年,林权泽导演拍摄了以盘索里为题材的电影《西便制》,该片被誉为“国民电影”,风靡一时。同一时期,盘索里著名歌者朴东镇(1916-2003)现身一则医药品电视广告,高呼“我们的东西是宝贵的”,也在很长时间内成为流行金句。

2018年12月,在甜瓜音乐颁奖典礼上防弹少年团的智旻在跳扇子舞。甜瓜音乐颁奖典礼由音乐网站甜瓜主办,防弹少年团在此次颁奖礼上表演了新编国乐版《偶像》(2018年发行),将传统文化融入其中。智旻、J-HOPE和柾国分别献上扇子舞、三鼓舞和凤山假面舞,精彩的表演令观众如痴如醉。
© Kakao娱乐

防弹少年团成员SUGA在个人第二张混音大碟《D-2》(2020年发行)主打歌《大吹打》音乐短片中的一个画面。《大吹打》是朝鲜王朝时代君王或官吏正式出巡时演奏的一种进行曲。SUGA的这首歌参照《大吹打》的曲风创作而成,演奏中鼓点陷阱与乐器完美融合,激情四射。有评论认为,这首歌将使防弹少年团的全球粉丝对国乐产生兴趣。
© HYBE Co., Ltd.

当时,为纪念定都首尔600周年并激活观光产业,政府将1994年指定为“韩国观光年”和“国乐年”。韩国努力加快吸引外国游客的步伐,国乐在此过程中发挥了“代表韩国”的文化产品功能。几年之后,亚洲金融危机爆发,韩国面临国家破产的窘迫境地,文化艺术界人士的活动因之大大萎缩。与此同时,众多国乐人开始直面时代带来的紧迫课题:“为了生存,该做什么样的音乐呢?”

随着上世纪90年代末期互联网的普及,国乐人自不必说,就连普通大众也可以很方便地接触到世界各国的多元化音乐。人们由此了解到,世界上有很多国家以本国传统音乐或民俗音乐为基础创作新音乐,这类音乐被命名为“世界音乐”。印度或非洲等其他文化圈的音乐也为国乐人创作新音乐提供了养分。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与此前海外国乐演出只局限于传统音乐不同,从这一时期开始,演奏融合音乐的海外演出逐渐增多,在海外音乐节及唱片市场受到热烈欢迎。以作曲家元一为核心的普里乐队、主打世界音乐的共鸣乐队等均属此列。于是,人们清楚地认识到,从广义上讲,改变及转换也是对国乐的一种创造性继承。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阿里郎”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原因也是“古老的歌曲仍在传唱,同时又通过新的创作得到传承”。

 

2021年7月,盘索里歌者李熙文在韩国门户网站奈飞举办的在线音乐会“民谣”的海报。在这张演出前夕推出的海报上,李熙文以奇幻主义视觉效果演绎“民谣”这一自己新创的角色。这场视频音乐会打破了现场演出与音乐录像之间的分界,开创了一种全新的演出方式,因而备受瞩目。
 李熙文公司提供

合作及协同效应
综上所述,近期被称为“朝流”的全新音乐体裁之所以广受欢迎,是因为其拥有相当长的历史和深厚的背景。黑弦、战必爱、李捺治等韩国乐队的横空出世,恰如这股潮流中的一片浪花。相较于韩国国内,他们在海外更受喜爱。自2010年起,国立剧场每年都举办“YeoWooRak”(译注:“我们的音乐在这里”的略语)音乐节。这不仅是国乐界的一大盛事,更是当今国乐人介绍音乐理念及工作进展的世界音乐节。

在这股潮流的影响下,其他领域艺术家对国乐的态度以及普通人对国乐的认识正在发生明显可见的变化。韩国中央东洋广播公司(JTBC)于2021年9月至12月间推出电视选秀节目《风流大将》,真实展示了年轻国乐人完全不受约束的实验精神,观众为这些不为人知却极富才情的青年的作品欢呼雀跃。还有一个新的现象是,话剧、舞蹈、电影、音乐剧、美术等其他体裁的艺术在尝试创新时,会积极与国乐人合作。盘索里歌者李熙文就一直与时尚、影像、音乐视频等诸多领域的艺术家保持紧密合作。他在最近与笔者的访谈中表示:“保护国乐当然很重要,而我也常常认为,国乐更是一种可以给其他艺术带来变化的秘密武器。”

今后,“朝鲜流行音乐”是否会走近那些乐于发掘全球各地独特音乐的世界音乐粉丝呢?让我们拭目以待。(毕小乐译)



宋玄敏 乐评人、月刊《座位》主编

전체메뉴

전체메뉴 닫기